(资料图)
新京报讯(记者张璐)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智慧中医药论坛于近日举办。论坛上首次发布“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医药健康领域数字建设成果案例”,多位专家围绕中医药数字化医疗服务建设进行交流。
“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医药健康领域数字建设成果案例”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申报的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模态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”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申报的“‘一张纸’线上线下一体化门诊医生工作站”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“数字中医大模型示范应用”等。
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映辉表示,有别于西医药,中医药治疗干预物质多为天然、已知的物质,在自然界中和人类已经适应共生多年,副作用相对较小,干预方式具有综合性、动态调整的特点。信息科学与中医药学在整体性、系统性、全数据、混杂性、关联性等科学理念上高度契合,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很好的相容性。
他说,从检测评估到干预效果,每个病例有不同的动态变化,如果收集大量数据,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得到规律性的认识。从临床大数据的角度来讲,中医病、症、证、治、效紧密相关,要把关键数据采集下来,并把握中医系统、复杂、多维、动态的特征,建立分析模型。“把一位老中医一生诊疗的病患信息收集起来,就可以得到老中医的全部治疗经验和规律。”
他认为,智慧中医需要提升中医信息获取、传输、处理再生、执行、反馈的能力,帮助临床医生挖掘、发现、验证人类的经验、知识和诊疗规律,提升医生的先觉能力、洞察预测能力。目前,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以老中医为示范进行研究,形成了古今医案云平台。平台上不仅有大量医案、名方,还集成了数据挖掘方法,可以进行应用。“我们对名老中医的针灸治疗、方药治疗方案和症候、治法等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和验证,数据挖掘出来的名医药方具有安全性、有效性、稳定性和可继承性,遵循临床信息采集—经验挖掘提取—临床应用验证—机理机制研究—理论指导临床的名老中医经验研究新模式,循环产生新的数据。”
王映辉表示,目前中医数字化也面临一些挑战,比如中医药大数据匮乏、临床数据共享困难、中医临床知识推理以类比和演绎推理为主、目前AI水平难以满足因果性知识构建,影响对中医AI研究的深化。未来,在建设中医大数据银行、推进中医药大数据共建共享、应用大数据支持中医药预测和预防优势发挥等方面,还需要多加研究。
编辑 白爽
校对 刘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