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、哈哈,原来孔子才是最先提的. 也许是这个"上""下"让人有点迷糊了吧. 其实上与下在此只表示一个基础与上升的过程. 学是达的基础,不学则不达,只有学好了,才能达. 不怨天,不尤人,凡事只能靠自己的不懈的学习,探究,从表及里,多方实践验证,分析总结等等,而后自然而然地"达",即通达事理,明了事非的地步. 朱子理学中也有这样的说法,“下学而上达”,即从可靠和坚实的感性基础上向理性上升。
2、简单的说,应该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. 下学,从"格物""精义"开始, 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,以求至乎其极。
3、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。
4、只有设身处地,虚心体察,深契冥觉,体会贯通,才能理解事物的真谛和精义. 然后通过理性认知和思辨,由现象到本质、由特殊到一般、由部分到整体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
5、 用我们的话来说,就是,即理解要从认识开始,由表及里,层层递进,不断地探索,而上达是下学工夫积累到一定地步后,自然而然的结果,不待勉强也勉强不来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